成都交子改變世界金融進程

優越的自然稟賦,無窮的物質和文化創造力,使成都無論在遠至先秦還是近到今天,都是中國版圖上一個耀眼的城市!

在古代,以成都為起點的南方絲綢之路,早在秦漢以前就已經開通,並成為古代中國內地與東南亞、南亞等地進行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漢武帝打通北方絲綢之路後,成都又是北絲路的主要商品供給地。南北朝時期,戰亂使北絲路河西走廊交通中斷,以成都為起點,經川西北草原進入甘南、青海然後轉入西域的“河南道”,成為新的絲綢之路,使中國與亞歐各國的貿易一直未曾中斷。成都因之成為中國三大經濟帶的交會點和交通、經濟樞紐,由此推動瞭成都在先秦、漢和唐宋時期的三次崛起。

成都不僅在經濟上與世界相通,在文化上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世界,茶文化、因文翁而起的文官制、三國文化、南音,第一張紙幣“交子”……這些通過陸路、海路,傳播到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可以說,雖然身處中國內陸腹地,但成都在歷史長河中很多時候都是一個面向國際的開放城市。

進入新時代,成都在世界版圖上再次崛起的步伐越來越快。瞄準確立的“三步走”戰略目標,成都又開啟瞭發展的新征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成都,必將實現宏偉藍圖。

今天,在世界金融中心的英國倫敦金融城裡,有著300多年歷史的英格蘭銀行,是現代金融業無須爭議的開拓者。當中央電視臺實木餐桌工廠|實木餐桌訂製工廠財經頻道大型紀錄片《絲綢之路經濟帶》攝制組來此采訪,在英格蘭銀行的後花園裡,意外地發現瞭兩棵在英國很少見的桑樹。

英國英格蘭銀行原行長莫文金揭開瞭謎底:“現在桑樹在英國也不常見,為什麼我們會有桑樹呢?最重要的原因,種植桑樹是為瞭紀念世界最早的紙幣,這種紙幣是中國采用桑樹皮和葉子制作的。我們知道世界最早的紙幣來自中國,比歐洲紙幣的出現早幾百年。”

在絲綢之路的發源地之一成都,1000多年前誕生瞭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交子的產生就是世界貨幣史上劃時代的大事, 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大事。

今天,這兩棵桑樹枝繁葉茂,如同現代金融支撐著現代社會,無處不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它深深紮入土地的根則通向歷史,為我們展示瞭成都人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交子對世界的影響—— 無誠信即無交子,現代金融業的開端

古絲綢之路上,面對萬裡而來的商隊,在彼此不曾謀面的陌生中,絲路上的每一筆貨物交易,究竟是怎麼順利完成的?而大型商隊,是國傢與國傢的大宗貿易,又是靠什麼建立彼此信任的鎖鏈呢?為瞭便捷地完成物資交易,人們在絲綢之路上創造著各種商品交易載體,這種載體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貨幣。當歐洲的金銀貨幣沿著絲綢之路向東方行進的時候,公元前126年,西漢的張騫也完成瞭絲綢之路東段的開拓之旅,中原王朝歷代所用的錢幣也開始從東方出發,展開瞭在絲綢之路上的金融旅程。

公元7世紀到公元10世紀,絲綢之路上可見的主流貨幣是東方大唐王朝發行的開元通寶。而到瞭公元13世紀後,一種既不含金也不含銀的貨幣開始在絲綢之路上出現,這種毫不起眼的貨幣,給以黃金白銀為主流的金融體系帶來更全面的信用保證,也由此奠定瞭現代紙幣雛形,而這種紙幣雛形最早起源於公元1024年中國宋朝在原木餐桌客製化|原木餐桌客製化推薦成都誕生的交子。

這種交子,使得商人在支付貨幣時候變得輕盈且方便。貨幣雖然輕盈,但是傾註的內容卻更昂貴。公元1287年,意大利商人馬可·波羅來到瞭成都。這座城市的繁華讓他驚呆瞭:“都會大城”“世界之人無有能想象其盛者”,“未聞未見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對於東方出現的這種紙質貨幣,他在《馬可波羅遊記》如此描述:

所有紙幣的發行都是在嚴格的審查和授權下進行的,而且在每一張紙幣上,都需要主管官員簽名蓋章,在每一張紙幣上都留下瞭皇帝的印章。於是,紙幣也就擁有瞭皇帝授予的權威。任何因疏忽而未在紙幣蓋章的人,將會受到死刑的處罰。

誕生於成都的交子是令中國人驕傲的金融創舉,也是現代金融紙質貨幣的雛形。在絲綢之路沉寂瞭數百年之後,“一帶一路”這一順應地區和全球合作潮流,契合沿線國傢、地區發展需要的新理念和倡議應運而生。它包含著古絲綢之路留下的寶貴啟示和各國人民追求和平與發展的共同夢想,為世界提供瞭一項充滿東方智慧、共同繁榮的發展方案。

中國第一張紙幣交子在市場流通瞭500多年之後,絲綢之路的另一端,1661年,歐洲的第一張紙幣才開始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銀行發行。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威廉·戈茲曼說:“最初的紙幣被稱為‘交子’,這是一項偉大的發明。中國的紙幣是由桑樹的樹皮制成的,桑樹的葉子則被用作蠶的飼料。桑樹裡面的樹皮是很漂亮的,用這種樹皮制成的紙是紫灰色的。如果你用這種樹皮制作東西,那麼你制作的東西就可以留存很長時間。你可以反復折疊這種紙,即使經過很多人的手,這種紙仍然可以很好用。”

數千年歲月的絲綢之路,更迭著數不清的貨幣,歐亞大陸不同民族、國傢,在絲路貿易這個巨大的試驗場上,將誠信、共贏、互惠的人類基本價值觀念,凝聚在小小的貨幣上,貨幣一面寄托著交易雙方在經濟活動中渴望獲得的權益,一面則是交易雙方彼此應該為對方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兩個看似矛盾的要求,最終在貨幣上約定瞭一份最基本的契約。著名戲劇傢魏明倫說:“無誠信即無交子,有良知才有貿易。交子之所以能夠通行,我覺得就是誠信。沒有誠信就沒有交子。交子的興旺衰弱都跟誠信有關,有瞭誠信它就興旺,沒有誠信的時候它就衰弱,以致消失。”

倫敦英格蘭銀行裡的兩棵桑樹紀念著交子的誕生。而在日本東京的貨幣博物館裡,保存瞭如今留存在世的唯一一原木餐桌客製化|原木餐桌客製化推薦枚交子。這張柔軟的桑樹皮紙,筆墨記載的不僅僅是一份財富,更是繁華成都的一段歷史見證。

交子為何誕生在成都?

“揚一益二”,成都自古皆繁華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商品生產和交換決定瞭貨幣的產生,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與變化,也引起貨幣的變革。晚唐年間,“揚一益二”,成都已是聞名天下的兩個最大最繁榮的經濟都會之一。北宋中後期,新的街巷制取代瞭封閉的裡坊制,市場交易的地方擴大到全城,成都商業更趨繁榮,夜市和各種專門市場比唐時更加興盛,並逐步形成瞭著名的“十二月市”(即每月都要舉行一種特色商品交易會)。曾為官成都的北宋趙抃在《成都古今集記》中記載瞭這“十二月市”:“正月燈市,二月花市,三月蠶市,四月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寶市,八月桂市,九月藥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

當時北宋雖然封建專制高度集權,但全國貨幣並不統一,不同貨幣區各自為政,互不通用。四川地區通行鐵錢,鐵錢值低量重,使用極為不便。一銅錢抵鐵錢十,每千鐵錢的重量,大錢25斤,中錢13斤。因此買一匹佈需鐵錢兩萬,重約500斤,必須要用車載!今天,成都江南館街街坊遺址的街道路面上,深深車轍痕跡清晰可辨,仿佛在向我們“訴苦”:當時成都的車水馬龍和貨物吞吐,從事大宗貿易、攜帶巨款的商人用鐵錢交易是多麼不方便。

朝廷不解決四川地區商品交換貨幣流通中的矛盾,敢為天下先的成都人大膽求變:要是錢莊制作一種可以兌換的紙幣,讓外地客商把鐵錢存進去,手執錢莊的紙幣入市交易,那該省去多少麻煩!而錢莊替客商保存鐵錢,也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續費……專為攜帶巨款的商人經營現錢保管業務的“交子鋪戶”應運而生。

鐵錢太重流通不暢,對交子的產生起到瞭催化劑作用,而成都的經濟實力才是孕育交子的最重要原因。熙寧十年(1077年)成都府的商稅額達171000貫,僅次杭州,居全國第二。成都成為北宋中央政府的經濟支柱,朝廷把四川的銅錢搜刮殆盡,又不發放官方的信用票據,一切交易都得用鐵錢支付。宋代成都商品經濟的發展和繁榮已達到需要大額紙幣的水平,這才是紙幣產生的最本質的原因和決定性的條件。當時的成都已經成為全國的農業、手工業、商業、金融中心,成為“萬井雲錯,百貨川委,高車大馬決驟於通衢,層樓復閣蕩摩乎半空”的“西南大都會”。隨著長途販運和大宗貿易的發展, 在缺乏貴金屬金銀鑄幣取代鐵錢、銅錢的情況下,商業需要信用貨幣占據大宗交易領域,把鐵錢排擠到小額貿易領域,這使紙幣的產生成為可能。

同時,成都發達的造紙業和印刷業,也為紙幣首先在成都產生創造瞭條件。

早在唐代,成都麻紙就被確定為皇傢用紙,每年要大批送入宮中。到瞭宋代,成都出品當時世上最好的兩種商品,上等絲綢和薄如蟬翼的紙,成都的造紙業全國領先。交子“制褚為券”,褚紙成為印制紙幣的專用紙張,此後全國的錢引、會子等紙幣都沿用蜀中褚紙印刷。高度發達的造紙和印刷技術,為紙幣首先在成都產生創造瞭條件。生產交子除瞭要有好的紙張,更要高超的雕版印刷技術。而這一點成都也當仁不讓。“宋時蜀刻甲天下”,中國現存最早的印刷品《陀羅尼經咒》即由唐代成都府成都縣龍池坊卞傢刻印。到瞭北宋,成都是全國的印刷中心,宋太祖命令大臣專程到成都刻印《大藏經》,這部宏大的經典共用刻版13萬版,歷時12年才完成。交子采用同一色的紙張,分朱、墨雙色套印,紙張絕佳,刻印一流。其圖案也很精美,常繪上房屋、樹木、人物等。為瞭防偽,各錢莊還在交子上做暗記並加蓋押字。作為一種認票不認人的鑄幣符號,成都有先進的技術手段保證市場流通的交子難以仿造。而成都悠久的商業信用也為交子的產生提供瞭歷史借鑒。信用票據對成都商人並不陌生,早在唐代後期,唐朝官府就在四川行使“便換”的匯兌票據。隨著時間的推移,經驗的積累,交子信用價值的確立,交子逐漸進入流通,用於支付。

交子首先誕生於成都民間,史稱“私交子”。它大約出現在982年以後,實際是活期存款憑據和現金支票,與今天紙幣的性質還有所不同。後來也曾出現發行錢莊拮據或破產,民間“私交子”無法兌現、一文不值的情況,一度被禁止發行。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朝廷對四川流行的交子是否廢罷再度討論,益州知州薛田向朝廷建議:“廢交子不復用,則貿易非便,但請官為置務,禁民私造。”由此,成都設益州交子務,有瞭專職的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其印制過程。天聖二年二月二十日,即公元1024年4月1日,“官交子”正式發行。世界歷史上第一種由政府發行的紙幣由此誕生。

紙幣對經濟的促進作用,迅速被人們認可。至南宋時,全國均開始仿照四川地區發行紙幣“會子”,中國由此進入瞭紙幣流通時代。而直到元代馬可·波羅通過《馬可波羅遊記》詳細介紹瞭中國紙幣印制工藝和發行流通的情況,歐洲人才有所瞭解並迅速學習。與1661年瑞典斯德哥爾摩銀行發行歐洲最早的紙幣,美國1692年發行紙幣相比,成都誕生的交子領先世界六七百年,是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成都人以自己的創新精神開創瞭世界貨幣史上的一次重大變革,對人類的文明發展作出瞭重大貢獻,有中外學者也把它譽為中國古代的第五大發明。
arrow
arrow

    dffpj3975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